專欄-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
Billion Electric • 2025 Nov 18
盛達集團 更新日期: 2025/11/18 AM11:33
1. 基本儲能知識概論
本章節介紹儲能技術的基本概念、其在現代能源系統中的重要性,以及台灣儲能市場的現況與未來趨勢,更精準地掌握客戶需求,並有效傳達產品的核心價值。
1.1 什麼是儲能?為何它如此重要?
儲能,顧名思義,就是將能量儲存起來,並在需要時釋放出來的技術。想像一下,我們的電力系統就像一個巨大的水庫,發電廠是水源,而用戶則是用水的居民。傳統上,發電量必須即時與用電量保持平衡,否則就會導致電網不穩定,甚至停電。然而,隨著再生能源(如太 陽能和風力發電)的快速發展,這種即時平衡變得越來越困難。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和不穩定性,例如太陽能只在白天有陽光時發電,風力發電則受風速影響。這就導致了「棄光」或 「棄風」的現象,即發出的電量無法被即時消納而白白浪費。
儲能系統的出現,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。它就像一個「電力銀行」,可以在電力供應過剩時(例如白天太陽能發電量大於需求時)將多餘的電能儲存起來,並在電力需求高峰或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(例如傍晚用電尖峰或陰天無風時)將儲存的電能釋放出來,補充電網供應。透過儲能,我們可以:
- 提升電網穩定性與韌性:平抑再生能源的波動性,減少電網負擔,並在突發狀況(如 跳電、閃斷)時提供備用電源,確保關鍵負載的持續供電。
- 優化能源利用效率:將多餘的再生能源儲存起來,避免浪費,提高綠電自用率 。
- 降低用電成本:利用尖離峰電價差進行「削峰填谷」,在電價較低的離峰時段充電,在電價較高的尖峰時段放電,從而降低企業的整體電費支出。
- 響應政策與法規:符合政府推動的再生能源佔比目標、用電大戶條款等政策要求,並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,創造額外收益。
1.2 儲能的類型與技術
儲能技術種類繁多,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儲能技術主要基於電池化學原理,其中又以鋰離子電池(特別是磷酸鐵鋰 LFP 電池)應用最為廣泛,因其能量密度高、循環壽命長、安全性相對較好等優點。
常見的儲能技術類型包括:
電化學儲能 (電池儲能):
- 鋰離子電池 (Lithium-ion Battery):目前最主流的儲能技術,廣泛應用於各類儲能系統,包括磷酸鐵鋰 (LFP)、三元鋰等。LFP 電池因其高安全性、長壽命和成本效益,在大型儲能應用中佔據主導地位。
- 液流電池 (Flow Battery):利用電解液循環進行充放電,具有壽命長、容量可獨立擴展、安全性高等優點,但能量密度較低,主要應用於大型、長時間儲能項目。
- 鉛酸電池 (Lead-acid Battery):成本較低,但壽命短、能量密度低,主要用於小型備用電源。
機械儲能:
- 抽水蓄能 (Pumped Hydro Storage):利用水在高低位勢之間的轉換來儲存能量,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、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,但受地理條件限制。
- 壓縮空氣儲能 (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, CAES):將空氣壓縮儲存, 需要時釋放推動渦輪發電,效率較低,且需要特定地質條件。
- 飛輪儲能 (Flywheel Energy Storage):利用高速旋轉的飛輪儲存動能,響應速度快,適用於短時高功率應用,如電網頻率調節。
熱儲能 (Thermal Energy Storage):將熱能儲存起來,需要時再轉換為電能或直接利用,例如熔鹽儲能。
晟瑞科技的 Proteus 系統主要採用先進的磷酸鐵鋰 (LFP) 電池技術,這是一種兼顧性能、安全與成本效益的選擇,非常適合工商業應用 。
1.3 台灣儲能市場現況與發展趨勢
台灣的儲能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,受到多重因素的驅動,包括:
- 政策紅利:政府推動 2050 淨零排放目標,再生能源佔比提升,以及「用電大戶條款」、「需量反應機制」等政策,都為儲能市場提供了強勁的政策支持和市場誘因。
- 電價結構調整:台電大幅調整尖離峰電價,拉大峰谷價差,使得透過儲能進行「時間電價套利」的經濟效益顯著增加,吸引工商業用戶投入。
- 電網韌性需求:隨著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和 AI 產業發展帶來的用電需求暴增,強化電網韌性、確保供電穩定成為當務之急,儲能系統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。
市場區隔:台灣儲能市場主要分為「表前市場」和「表後市場」:
- 表前市場 (Front-of-Meter, FTM):指連接在電網側的儲能系統,主要參與電力輔助服務(如調頻備轉服務 dReg)或與大型發電廠結合,以穩定電網運行。近年來,表前儲能市場因部分案場規模超前台電需求,出現退場潮,市場趨於觀望。
- 表後市場 (Behind-the-Meter, BTM):指安裝在用戶端(如工廠、商業大樓、住宅)的儲能系統,主要目的是優化用戶用電、降低電費、提供備用電源。目前,台灣表後儲能市場正掀起企業合作潮,潛力巨大。晟瑞科技的 Proteus 系統正是專為此表後市場設計的解決方案。
市場規模預期:根據工研院和 InfoLink 的預估,全球儲能市場將持續增長,而台灣電力儲能市場到 2030 年,累積系統裝置可達總功率 8GW,總容量約 20GWh,累計規模達 2000 億台幣,顯示巨大的市場潛力。
1.4 晟瑞科技在儲能產業的定位
晟瑞科技憑藉其在儲能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在地化服務優勢,在台灣儲能市場中佔據獨特地位。我們的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(二代機)專注於表後市場,為工商業用戶提供一體化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,緊扣時間電價政策與需量反應商機,同時滿足備援和微網的應用趨勢。
我們的競爭優勢體現在:
- 技術領先:採用高效液冷熱管理、多層次消防安全、自主研發 BMS 與 EMS (EMU), 尤其適合台灣高溫高濕環境 。
- 高度集成與靈活性:Proteus 系統將 PCS、電池與 EMS 高度集成於單一系統櫃內,即插即用,且支援多機並聯擴充,滿足不同規模需求。
- 在地化服務:對本地市場需求和政策法規有深入理解,提供貼近需求的產品設計和及時的在地化技術支援。
理解這些基本概念和市場趨勢,將有助於各位行銷與業務夥伴們更好地向客戶闡述儲能的價值,並展示晟瑞科技在推動能源轉型中的關鍵作用。
2. 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架構說明
本章節說明晟瑞科技自主開發的「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」的技術架構、核心模組、功能實現以及其在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中的關鍵作用。理解 EMU 的設計理念與技術細節在產品規劃、功能迭代以及與研發團隊的溝通中,做出更明智的決策。
2.1 EMU 系統定位與核心價值
EMU (Energy Management Unit) 作為晟瑞科技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的核心大腦,其定位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監控單元,更是一個具備智慧決策、精準控制與高效通訊能力的能源管理平台。其核心價值在於實現儲能系統的「智慧化」與「自動化」,確保系統在複雜多變的電網環境和用戶需求下,能夠穩定、高效、安全地運行,並最大化其經濟效益。
EMU 的主要職責包括:
- 數據採集與分析:實時採集來自 PCS、BMS、電表等關鍵設備的運行數據,並進行分析,為系統決策提供依據。
- 策略制定與執行:根據預設排程、電價訊號、負載預測等,智慧制定充放電策略,並精準控制 PCS 執行充放電操作。
- 安全監控與保護:實時監控系統各環節的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異常並觸發保護機制, 確保系統和人員安全。
- 通訊與協同:與系統內部各模組以及外部第三方平台進行高效通訊,實現多系統協同運作。
2.2 EMU 系統架構與模組
EMU 系統採用模組化設計,拓樸圖如下。

2.2.1 硬體平台
EMU 採用高性能的硬體平台,確保數據處理的即時性與穩定性。
- CPU:A9 4核心 1.5GHz (國際版本),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,足以處理複雜的能源管理演算法和數據分析。
- RAM:512M Byte DDR3,提供足夠的記憶體空間,支援多任務並行處理。
- Memory:MLC eMMG 8G Byte,用於儲存操作系統、應用程式、歷史數據和配置參數。
- 網路介面:2個100M/10M 乙太網路介面,用於與 PCS、第三方 EMS 或雲端平台進行通訊。
- 通訊介面:4個全隔離 RS485 介面和 2個全隔離 RS232 介面,用於與 BMS、電表、傳感器等設備進行可靠通訊。
- USB 介面:1個 USB 2.0 Host,方便進行數據導出或韌體升級。
- RTC (實時時鐘):採用 CR2032 電池,確保系統時間的準確性,即使在斷電情況下也能維持時間同步。
- 電源:DC9V~48V 寬電壓輸入,適應不同的供電環境。
- 尺寸與功耗:小巧的尺寸 (128.8mm X 117mm X 28mm) 和低平均功耗 (<5W),便於集成和降低運行成本。
- 工作溫度:-45°C~85°C 的寬工作溫度範圍,確保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運行。
2.2.2 軟體功能模組
EMU 的軟體功能模組涵蓋了儲能系統運行的各個方面,實現了從數據採集到智慧決策的全流程管理。
系統監控模組:
- 實時數據顯示:監控 BMS (電池電壓、電流、溫度、SOC、SOH)、PCS (功率、 電壓、電流、頻率、運行模式) 和電表 (市網側、負載側的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電 量) 的實時運行狀態。
- 電力流向可視化:透過圖形化介面直觀展示系統電力流向,幫助用戶快速理解能源流動情況。
- 歷史數據查詢:提供歷史數據的查詢和圖表展示功能,便於用戶分析用電模式和系統性能。
數據採集與存儲模組:
- 定時採集:按照預設頻率自動採集各設備的運行數據。
- 告警與操作記錄:詳細記錄系統告警事件、保護動作和用戶操作,便於故障追溯和運維管理。
- 數據導出:支持將數據導出為 CSV、Excel 等格式,方便用戶進行離線分析或報表生成。
充放電控制模組:
- 手動控制:允許用戶手動啟動或停止充電/放電操作,並設定充放電功率。
- 自動排程控制:根據預設的日、週、月排程,自動執行充放電策略,實現削峰填谷、需量管理等目標。
- SOC 上下限控制:根據設定的 SOC 上下限值,自動停止或啟動充放電,保護電池壽命。
- 負載追蹤放電:可依負載側電表數據,進行負載追蹤放電,精準匹配用戶用電需求。
通訊模組:
- 內部通訊:透過 CAN、RS485 等協議與 BMS、PCS、高壓箱 (PDU) 等內部組件進行通訊。
- 外部通訊:支援 Modbus TCP/IP 等標準協議,可與第三方 EMS、SCADA 系統或雲端監控平台進行數據交換和遠端控制。
- 數據備份與恢復:確保系統配置和歷史數據的安全性。
參數設定模組:
- SOC 閾值設定:設定電池 SOC 的上下限,以優化電池壽命和系統運行策略。
- PCS 參數設定:配置 PCS 的運行模式 (PQ, Vf, Droop, VSG)、併機參數、電網參數等,並具備權限控制,確保操作安全。
遠端功能模組:
- 遠端監控:允許管理員透過網路遠端查看設備狀態、運行數據和告警信息。
- 遠端控制:具備遠端啟動/停止充放電、調整充放電功率等功能。
- 告警與保護參數讀取:遠端獲取儲能系統的告警和保護閾值,便於遠端診斷和維護。
2.2.3 IO 模組控制策略
EMU 的 IO 模組負責與外部設備進行物理訊號交互,實現精準的控制和狀態反饋。
- 運行燈 (DO1):指示 PCS 運行狀態。
- 故障燈 (DO2):提供RACK故障指示。
- 風機控制 (DO3):根據 PCS 運行狀態控制風機啟停,確保系統散熱。
- 電池故障訊號 (DO4):接收電池故障訊號,並向 PCS 下發停機指令,保護系統安全。
- 交流分勵 (DO5):接收急停訊號或消防噴灑回饋訊號,立即驅動主回路塑殼斷路器脫扣,實現緊急斷電保護。
- 急停訊號 (DI1):接收手動急停訊號,觸發交流分勵脫扣。
- 交流斷路器回饋 (DI2):監測除濕機故障狀態上報告警。
- 門禁啟動急停 (DI3):監測門禁狀態,開門時上報告警求。
- SPD (DI4):監測 SPD (突波保護器) 狀態,保護 PCS。
2.3 EMU 與 Proteus 系統的整合
EMU 是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實現「一體化」和「智慧化」的關鍵。它與 Proteus 系統中的 PCS、電池模組 (內建 BMS) 以及其他輔助設備緊密協同,形成一個高度集成、高效運行的整體。
- PCS+BMS+EMS 一體化設計:EMU 作為 EMS 的核心,與 PCS 和 BMS 進行深度整合,減少了傳統分體式系統中可能存在的通訊延遲和兼容性問題。這種一體化設計簡化了系統部署,縮短了安裝調試時間,並提升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
- 智慧充放電策略:EMU 融合 AI 演算法,能夠分析歷史負載數據、電價信息,甚至結合光電發電預測,智慧優化充放電策略。例如,在電價谷時段自動充電,在電價峰時段自動放電,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收益。同時,也能根據用戶的契約容量設定,進行精準的需量控制,避免超約罰款。
- 毫秒級併離網切換:EMU 透過控制內建的靜態轉換開關 (STS),實現 Proteus 系統在市電異常時的毫秒級 (小於 20 毫秒) 併離網無縫切換。這使得 Proteus 系統具備 UPS (不斷電系統) 功能,為關鍵負載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,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供電韌性。
- 微電網構網能力:在離網模式下,EMU 協同 PCS 具備構網型運轉模式,能夠提供獨立的電壓和頻率支撐,使Proteus 系統成為微電網的核心,與太陽能等分散式電源形成自給自足的微電網。
- 遠端監控與智慧調度:EMU 支援開放通訊協定,可與台電需量反應平台或第三方能源管理服務對接,實現虛擬電廠 (VPP) 等更高階的智慧調度。用戶或運維人員可以透過 Web 介面或移動應用遠端監控系統狀態、調整運行參數,實現便捷的遠端管理。
- 本地人機介面 (HMI):整櫃配有本地觸控人機介面,方便現場人員直接檢視系統狀態、告警信息或進行參數設定,提升現場運維效率。
總而言之,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是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。 它不僅提供了強大的監控和控制功能,更透過智慧演算法和高度集成,賦予了 Proteus 系統卓越的性能、安全性和經濟效益,使其成為台灣工商業用戶實現能源管理優化和電力韌性的理想選擇。
2.4 EMS系統架構說明
2.4.1 EMS分類
依系統層級分類
| 分類 | 說明 | 功能 | 特點 |
|---|---|---|---|
| 設備級 (Local EMS, Embedded EMS) | 單控制器EMU或直接嵌入在PCS 、BMS內 | 快速控制、孤島保護、DC/AC 功率平衡 | 即時性高,功能單純 |
| 站級 (Site EMS, Plant EMS) | 儲能站、工商業場域。協調多台 PCS、BMS、負載與再生能源 | 功率調度、需量管理、負載優化、與電網互動 | 目前最常見的類型 |
| 聚合級 (VPP 平台, Aggregator) | 聚合多個站點,對接電力市場(DR、FCAS) | 集中監控、群控調度、電力交易 | 參與市場交易、提供輔助服務 |
依應用功能分類
| 分類 | 說明 | 功能 |
|---|---|---|
| 電力市場型 | 對接日前、即時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 | 自動報價、功率排程、結算報表 |
| 微電網型 | 強調多能協同(PV+ESS+ DG) | 可並離網切換、最優能量流、黑啟動 |
| 需量反應型 | 偏向用電側,重視需量控制與、尖峰負載管理 | 削峰填谷、需量響應、電價優化 |
| 運維管理型 | 偏重於營運、維護管理 | 狀態監控、告警管理、維護、預測性維護與壽命管理 |
依應用功能分類
| 分類 | 說明 | 優點 | 缺點 |
|---|---|---|---|
| 集中式 | 由一個核心伺服器控制所有資源 | 統一調度、計算效率高 | 單點故障風險大 |
| 分散式 | 每個站點或子系統具獨立決策能力 | 可靠度高,適合分散式能源 | 整體協調性差 |
| 分層式 | 分設備層、 站級、聚合/VPP | 分工清晰、可擴展,國際主流架構 | 成本較高 |
晟瑞規劃方向
目前,晟瑞科技的 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定位於設備級 EMS,專注於地端本機的快速控制、孤島保護與功率平衡,聚焦於表後工商業場域的即時需求。
未來,隨著市場對需量反應 (DR)、輔助服務 (AFC) 與 虛擬電廠 (VPP) 的需求持續增加,晟瑞科技將逐步拓展至站級 EMS,提供跨櫃協調、能量優化與微電網功能,並最終邁向聚合級 EMS,整合多站點資源,直接參與電力交易與市場調度。
在系統架構上,晟瑞將採用分層式 EMS 架構,由設備層到站級,再到聚合平台,逐步實現從單櫃控制到跨站點整合的演進路徑,符合國際 EMS 發展趨勢。
2.4.2 雲平台策略
隨著儲能系統規模持續擴大,僅依靠地端本機控制已無法完全滿足跨站點、跨區域的管理需求。因此,是否導入雲平台,成為 EMS 架構發展中的關鍵議題。
設備級 vs 非設備級的差異
| 分類 | 設備級 | 非設備級 |
|---|---|---|
| 控制範圍 | 單一設備或單一機櫃 | 跨站點、跨設備的協調(例:整廠、整園區、跨城市) |
| 功能 | 即時控制、保護、故障處理、狀態監測 | 排程優化、能源交易、需量反應、與數據分析 |
| 架構 | 運行在本地控制器/閘道器,低延遲、即時性優先 | 需要雲平台進行統一管理與演算 |
為何要上雲平台?
| 項目 | 說明 |
|---|---|
| 資料與全域管理 (Big Data) | 雲端提供集中儲存與多站點數據分析能力 |
| 市場即時連線 | 參與需量反應 (DR)、輔助服務 (AFC)、虛擬電廠 (VPP) 等市場,需具備即時連線能力 |
| AI 預測與最佳化 | 需要大量歷史數據進行雲端訓練,提升負載預測與策略最佳化能力 |
| 多角色協作 | 支援技術人員、管理層、財務與維運團隊的多面向應用 |
| 集中維運 | 便於集中更新、修補資安漏洞,提升監控與維運效率 |
| 遠端服務 | 支援跨站點的遠端管理、即時故障排除與維運服務 |
上雲平台的好處
| 對客戶 | 對公司 |
|---|---|
| - 集中管理:單一平台即時檢視所有站點與設備健康度 | - 訂閱制:創造長期穩定收入來源 - 客戶鎖定:提升黏著度,降低客戶轉移風險 |
| - 即時決策:依市場價格與自家需求快速調度 | - 客戶鎖定:提升黏著度,降低客戶轉移風險 |
| - 報表輸出:自動生成 ESG 等合規或管理報表 | - 數據資產:跨客戶數據可用於持續優化服務與演算法 |
| - 規模經濟:新增站點僅需擴充雲資源,具備高延展性與經濟效益 |
3. 行銷呈現方式
在當今能源轉型的浪潮中,您是否正為不斷攀升的電費、不穩定的供電品質,或是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所困擾?晟瑞科技深知您的痛點,並為您帶來劃時代的解決方案「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」與其完美搭檔「Proteus-125kW-261kWh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」。這不僅僅是一套設備,更是您企業邁向能源自主、成本優化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利器。
3.1 您的痛點,我們的解方
我們理解,作為工商業用戶,您可能面臨以下挑戰:
- 高昂的電費支出:尖峰時段的用電成本居高不下,基本電費因契約容量而增加,讓您的營運成本節節攀升。
- 供電不穩的風險:電網閃斷、跳電可能導致生產線停擺、數據丟失,造成巨大經濟損失。
- 綠能法規的壓力:面對用電大戶條款、碳排放限制,如何有效履行環保責任,提升綠電使用比例?
- 能源管理的複雜性:如何精準掌握用電數據,優化能源使用效率,實現智慧化管理?
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,搭載晟瑞科技自主研發的 EMU 地端本機能源管理系統,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而生。它將成為您企業的「智慧能源管家」,為您帶來前所未有的能源管理體驗。
3.2 Proteus + EMU:您的智慧能源管家
Proteus 系統的核心優勢在於其「一體化、智慧化、安全可靠」的設計理念,而 EMU 系統正是賦予其智慧與靈魂的關鍵。讓我們來看看它如何為您創造價值:
3.2.1 節省電費,創造收益:精準的能源套利與需量管理
- 削峰填谷,降低電費:EMU 系統能根據台電最新的時間電價策略,在電價較低的離峰時段(例如夜間)自動為 Proteus 儲能系統充電,並在電價高昂的尖峰時段(例如白天)將儲存的電能釋放出來,供您的廠區或大樓使用。這就像您擁有一個「電力銀行」,在電價便宜時「存錢」,在電價昂貴時「取用」,有效降低您的每月電費支出。對於具有明顯尖峰負載的工廠及商辦而言,這能顯著削減用電成本 。
- 優化契約容量,避免罰款:EMU 系統可即時監測您的用電負載,並在負載即將超過契約容量時,自動調度 Proteus 系統放電,緊急抑制瞬時負載,避免觸發高額的契約容量超約罰金。這讓您能更靈活地管理契約容量,降低基本電費。
- 參與需量反應,額外獲利:Proteus 系統可協助您參與台電的「需量反應」方案。在電網需要支援時,EMU 系統能自動調度儲能系統釋放電力,您將因此獲得台電的電費扣減或補償金,為企業創造額外收益。
3.2.2 供電不中斷,營運更韌性:毫秒級備援與微電網能力
- 毫秒級無縫切換,關鍵設備不斷電:Proteus 系統內建靜態轉換開關 (STS),在市電發生閃斷或停電時,EMU 系統能指揮 Proteus 在 20 毫秒內自動切換至離網供電模式, 持續為您的關鍵負載(如精密設備、生產線、醫療設備、數據中心)供電。這比傳統柴油發電機的啟動速度快上數百倍,真正實現「零中斷」供電,避免生產損失和數據風險。
- 打造獨立微電網,能源更自主:對於離島、偏遠地區或對供電穩定性有極高要求的場域,Proteus 系統具備獨立離網運轉能力。EMU 系統能協同 PCS 構建穩定的微電網, 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形成自給自足的供電系統,大幅降低對外部電網的依賴,提升能源自主性。
3.2.3 智慧管理,安全無憂:先進技術與多重防護
-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(EMU):EMU 是 Proteus 的智慧大腦,它能實時監控系統運行狀態、採集數據、智慧排程充放電,並提供遠端監控與控制功能。無論您身在何處,都能透過 Web 介面或手機 App 隨時掌握能源使用狀況,實現精細化管理。
- 高效液冷散熱,延長電池壽命:Proteus 系統採用先進的液冷技術,精準控制電池溫度,確保電池在最佳溫度範圍內運行,大幅延長電池使用壽命,並提升系統效率。這在台灣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尤為重要。
- 多層次消防安全,保障生命財產:我們將安全視為最高準則。Proteus 系統具備多層次主動與被動消防防護,包括模組級熱失控預防、櫃體內建煙霧與溫度感測器、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,以及耐火隔熱設計。這些嚴格的安全措施確保系統運行萬無一失,讓您安心無憂。
- 模組化設計,彈性擴充:Proteus 系統採用模組化設計,單櫃容量為 125kW/261kWh,可根據您的實際需求進行彈性擴充,從數百 kWh 逐步擴展到數 MWh 規模,避免一次性投資過大,並可隨業務發展逐步增加儲能容量。
3.3 選擇晟瑞,選擇未來
晟瑞科技不僅提供領先的儲能產品,更提供全方位的在地化服務與技術支援。我們承諾:
- 專業諮詢:我們的專家團隊將根據您的實際用電需求,提供最適合的儲能解決方案。
- 快速部署:一體化設計與模組化特性,確保系統快速安裝與上線。
- 完善售後:在地化服務團隊提供及時響應的維護與技術支援,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。
選擇晟瑞科技的 Proteus 工商儲能整合系統,就是選擇一個更智慧、更高效、更安全的能源未來。讓我們攜手,共同開啟能源管理的新篇章!






